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电商

常州经开区:加快产业转型 崛起“科创智造谷”

2023-08-02 18:09:58 来源 : 央广网

1993年,潞城乡工业经济实现了“四翻番”目标,跻身“常州市工业销售十强乡镇”之列。

30年来,潞城加速奔跑。今年上半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13亿元,同比增长3%,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区第一。

轨道交通产业,曾是潞城产业布局中耀眼的名片。然而,受制于产业投入大、门槛高、成长周期长等问题,发展后劲不足。新时期,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资料图片)

“旧瓶”装“新酒” 园区更新集聚优质资源

东方大道南侧、东方二路北侧、常青路西侧、爱琴海购物公园东侧,政新工业园内,42家企业已全部签约腾退,其中,36家企业已拆除。在这里,常州经开区整合31万平方米土地,建设东方新城中央绿轴,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金融中心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

淘汰落后产能,政新工业园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潞城街道建设局副局长刘栋坦言,园区产业层次不高、空间分布散乱、建筑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

2019年,常州经开区东方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政新工业园征迁项目也被提上日程。2020年8月,项目正式启动,历时3年,园区仅剩的6家企业已逐一制定促腾方案,加快腾退进度。

“促腾方案不能一刀切,企业也不能一关了之。”潞城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薛琦豪表示,经过排查,部分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安全环保水平高的企业已经入驻产业新地标——轨道交通产业园。

龙锦路上,轨交园仿若一列行进的列车,载着90家企业,驶向崭新未来。

11年前,这里还叫富民工业园,亩均税收不到3万元。破“旧”立“新”,潞城街道腾退“散乱污”企业,整合153亩土地,规划建设轨交园。2018年起,轨交园1期至3期厂房正式投运。

助力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常州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在轨交园“双子楼”挂牌,中国中车科学家、常州市首席专家万升云工作室,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财经专家工作委员会等载体平台相继落户,聚合设计研发、试验验证、运营调控、维修保养等增值服务。

同年,交铁检验认证(常州)有限公司入驻。“享受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以及各项增值服务,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研发和资质认证。”公司总经理孙加洁表示,今年,公司已完成厦门地铁4号线和6号线整车评估项目,以及广州3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项目,有望获得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依托“举旗不唯旗”的招引理念,轨交园内,电力设备、智能电机、汽车电子、生命健康等多项产业也加速集聚、协同发展。如今,305亩土地入驻已经饱和,亩均税收涨了10倍,达26.65万元。

此外,五一路西侧、山水路南侧,东方生命健康产业园一期建设完毕,已有3家企业签约入驻,生命健康产业将加速发展。

这些变化,昭示着潞城在产业转型上蹚出了一条新路。

长“个子”塑“体形” 孵化梦想提升竞争优势

与“大块头”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竞争力偏弱。在潞城,企业成长既要长“个子”,也要塑“体形”。

2018年,轨交园重新出发,成为潞城孵化中小企业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这其中的艰辛,常州鑫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云龙深有体会。

2019年8月,毛云龙带着10个人的创业团队,来到轨交园,开启创业之旅,生产、加工、销售各类电机及电机配件。起初,毛云龙只租了2号楼3楼西侧厂房,生产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受限于空间,部分核心零部件只能外包,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在园区的支持下,去年7月,我们又租了7号楼1楼整层厂房,添置了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了核心零部件自给自足,产品质量自主可控。”毛云龙说。3年间,鑫鼎机电与轨交园共同成长。去年,年产值超2000万元,团队成员也增加至50人。“今年,我们争取稳中求进。”

搬离政新工业园,2022年6月,常州达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轨交园,主要提供SAP中小企业管理系统等软件外包服务,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园区为我们介绍了三协电机、鼎智科技等本土优质企业资源,并促成合作。”达正信息科技总经理任和中说。

今年2月,市重点项目——艾肯蒸汽能源系统装备项目建成投运。这是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成功从轨交园“毕业”后,递交的又一份漂亮答卷。

依托轨交园孵化器,艾肯工业对接上海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成立联合技术中心,一方面推选优秀员工前往深造,联合开展新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高校人才任职,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机制,并从中小型智能制造企业“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4月,江苏鼎智智能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鼎智科技生产运营副总经理娄安云说:“公司位于轨交园1号楼,正是‘火车头’的位置,我们将不断发挥带头作用,持之以恒做强主业,精益求精做优产品,锐意开拓做大市场。”

从初创到壮大,从孵化到“毕业”,艾肯工业、鼎智科技等一批企业成长为明星科技企业,永盛新材料、帝斯博等企业挂牌新三板,逐浪资本市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老树”开“新花” 守正创新因时而变

从潞城“制造”向潞城“智造”转型,创新是关键。

作为隔膜领域的龙头企业,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0%的产品都销往海外。为应对今年10月1日生效的欧盟碳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企业对原本使用天然气燃烧的锅炉进行低氮改造,氮氧化浓度从每立方米67毫克降到每立方米30毫克。“我们尽最大可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努力实现低碳、零碳。”江苏星源副总经理朱俊表示。

为实现“做全世界最好的功能膜”这一愿景,星源材质常州基地在常州经开区布局了江苏星源和常州星源两家企业。近3年,星源材质常州基地的研发投入每年翻一番。去年,基地研发投入超1亿元。今年4月,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超薄湿法隔膜具备量产能力,产品厚度仅3微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1/30,是目前行业最薄的隔膜产品。

“市场主流湿法隔膜产品厚度为7~9微米,常州星源很早就为客户批量交付4~5微米隔膜产品,此次研发的3微米超薄湿法隔膜将作为储备产品,应对技术更迭及未来激增的产能需求,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艺副总工程师王金波介绍。

新项目不断被引进,老项目持续加码。今年,街道招引了恒鼎、尼得科等4个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项目。4月,南瑞继保博瑞电力智能电网研发总装基地二期项目投产,储能产品产能同比提升超2倍;常州欣盛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OF-IC驱动芯片项目连续三年入选省重大项目,形成了涵盖显示驱动芯片设计、COF载带制造、封装测试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纵向对比,潞城成绩斐然;横向来看,依然需要爬坡过坎。“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积极推动电力设备、智能电机、汽车电子、生命健康等‘四特三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探索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科创智造谷活力新城区’奠定坚实基础。”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姚贺说。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常景轩)

标签: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白玉好还是墨玉好 2023-08-02 17:47:52
张雨霏打破赛会纪录 2023-08-02 17:46:46
乐平:走基层解问题 2023-08-02 17:40:25
微美全息美股涨9.35% 2023-08-02 17:35:58
享受夏日田园的静好 2023-08-02 17:35:39
这就是中国军人! 2023-08-02 17:23:35
紫罗兰的翡翠值钱吗 2023-08-02 1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