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 06:44:45 来源 : 互联网
1、原理: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
2、该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因为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进行染色的。
(相关资料图)
3、步骤:(一)涂片固定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进行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少许,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做成菌悬液并涂布成直径约1cm的薄层。
4、(二)染色在固定过的涂片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液应完全覆盖整个菌膜,染色1min。
5、(三)水洗染色到一定的时间,拿住玻片使之成450角,用细小的水流把多余的染料冲洗掉,被菌体吸附的染料则保留。
6、(四)媒染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 min。
7、在媒染处理时,媒染剂与染料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可增加染料和细菌的亲和力。
8、(五)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用细小的水流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9、(六)脱色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 20 s~30 s后再进行水洗,吸去水分。
10、(七)复染蕃红染色液染色10 s后, 自来水冲洗。
11、(八)干燥,镜检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12、扩展资料标本干燥后即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有三个:(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13、(2)保证菌体能更牢固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水洗时被水冲洗掉。
14、(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革兰氏染色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革兰氏染色。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