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20:26:57 来源 : 南方周末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个端午节。
过去三年三个端午,在新冠大流行与防疫中,我们一起度过,赓续与刷新了端午“祛病防疫”的意蕴。
【资料图】
端午的发端远早于屈原或伍子胥的时代,已是共识;只是究竟以何因缘起源于何时何地,众说纷纭。不过,也并非全无线索。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新年、端午、清明与中秋,清明本身就是节气,其他三个与节气也有关系。每年端午都在夏至前后,恐非偶然。
在北半球,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过后,很快迎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盛夏高温酷暑与强烈的紫外线,是天然消毒剂,可抑制诸多疫病的传播。古圣先贤把这个节点视为一年中“正邪消长”的转捩点。这是隐藏在端午众多习俗背后的科学。
可见,端午起源,与我们所使用的夏历或农历有很大关系。农业靠天吃饭,太阳运行周期引起的地球四季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故而夏历中的节气部分或曰农历是阳历而非阴历,所有重大节日因此而施设也顺理成章。
传说女娲抟土造人,我们从土里来,到土里去。地界即权利的边界,土地也是家庭、家族乃至宗族的根基。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令我们在基因绵延与模因绵延意义上得到永生。故而,我们的所有重大节日,无论其特定主题与风俗如何,归根结底都与家庭团聚有关,所有事情全家人一起做,“一起做”比“做什么”更为重要。
在端午这一天,我们在门顶悬挂菖蒲、艾叶,一起包粽子、食粽子,赛龙舟或观赛龙舟,加深了亲情与桑梓之情。节日的传说、叙事与活着的习俗,这些模因,超越了家族、链接了家族,是把所有人、所有家族聚合成国族的关键一环,也是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环。
雪山冰川发源的万千小溪最终汇聚成了大江大河,无数个人与家庭在我们共同的家园互动、链接最终汇聚成了国家和民族。
从家族到国家和民族,首位是人,其次才是所秉持的模因或曰文化与生活方式,才是土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之谓易,呵护人的本能,让资源向下一代转移,守望下一代,这才是从家族到国家民族存在的意义。
我们所有的节日都是以人为本位、以家庭为本位的,指向生命与亲情、超脱与勇敢,敬天法祖,追求基因绵延与模因绵延意义上的“两个永生”。当鼓点敲起来,划龙舟的号子响起来,你的热血有没有沸起来?此时,请与全家人一起,请与所有人一起,把自己的喝彩喊出来,这喝彩,是来自远古的接力,刺破历史,穿透未来,绵绵不绝。
祝大家端午快乐安康。
南方周末评论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