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4 18:16:01 来源 : 哔哩哔哩
其实想考据这篇的地图很久了,来吧
先在襄州,但襄州刺史不几年就死了,新补的这位是带着全套班底上任的,柳夫子只能挥一挥衣袖,换个地方。后跟的这个冀州刺史倒是身体康健
【资料图】
对唐朝的州府制度好奇,搜了一下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十道,分别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这样看起来,感觉“道”是省,州府是市,州治所就是“市会城市”下面有县
看一下官制级别
唐朝的道由于始终以监察为目的,并无长期设置的长官,实际到后期被节度使等掌控。
各州置刺史,为最高行政长官,但是按照州级别的不同其品级也不同,自从三品到正四品下不等。刺史下有别驾、长史为辅,别驾曾一律改称长史,但后又复置,常由王子担任。
各县设县令,品级按县的级别从正五品上到从七品下不等,下有县丞、主簿、县尉等辅官
具体考据下襄州刺史
襄州属于山南西道,治所在襄州
首先这个大图上,西边是陇右道,东北角是河北道
找到了襄州,找到魏州,没找到冀州。。。
这一波感觉搞明白了小说里面涉及的官制
半月后,程平果然在齐州府遇到了周通
齐州属于河南道,治所汴州
哇哦,原来陈平家在山东啊,齐州士子陈平^_^
马上就要启程赴长安,回家是来不及了
长安就是西京,不走水路,是“漕运废弛”?不懂
前些天经过郓州,遇到郓州进长安朝正的队伍
虽然图上没有,但是应该蛮近的
是河东柳氏的女郎。其父是已故的恒州刺史,女郎与其兄在老家守丧毕,投奔在长安为官的伯父,没想到在相州附近遇到匪徒
河东道,感觉就是山东太原大族,恒州没搜出来。。。
但是看地图,相州和汴州,这跨黄河了,去长安能遇上?表示怀疑^_^
在路上行进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长安在望了
首先来搜一下,从济南到西安的距离,900公里,走30天,一天走30公里
个人的步速,10分钟1000步,大概700米,1小时4km。。。百度了下,步行速度正常是1小时4-6公里,嗯,垫底我懂的~~所以一天30公里,一天走6-7小时,这个差不多
程平等在明德门外等到另外的同年们,大家一路向南,去往终南山
终南山景区分为南五台,翠华山等
程平搬到了长安城南的贫民区,周围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他们到时,恰是午时,市鼓敲过三百下,东市开市了……原来对面便是全大唐乃至后代都赫赫有名的红灯区平康坊……陆府在永兴坊,离着皇城很近,离着东市也不远……但行到靖安坊和永乐坊附近时,这“小确幸”就被打破了——车驾越来越多,有骑马的, 有乘车的
看来陈平可能在安德或通济
终南山那一片花海正是时候,渭水垂钓也不错,蓝田的……,乐游原还是能接受的,就在长安西南,离着自己的住处不远。
乐游原在新昌坊,延兴门也是乐游原的一部分
乐游原是唐长安城一处著名的景点,自然被唐朝诗人们没少吟咏,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得名于西汉汉宣帝时期,所以李商隐说它是“古原”。
乐游原并不大,只有长约3000多米、宽约200-300米、高约10-20米,建隋唐长安城时把它包在了城墙里头,因其地势高平轩敞,成为登高览胜的好地方。
乐游原地势高耸,登原远眺,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而且它与南面的曲江池、芙蓉园和西南的大雁塔都相距不远,眺望如在近前,景色十分宜人
调礼部侍郎陆允明为户部尚书,主管户部事,另,升礼部司郎中郑元翡为礼部侍郎。六部终于全部进入主、佐官“士庶”混搭时代
研究下三省六部制
尚书原来是执行部门,政事堂拜相是议政——就是订战略方向的
六部尚书是一把手,侍郎是二把手
江淮太远,或河东道或只在山南西道走一走吧……若是河东道还好些,山南西道多山,路可不大好走。收完夏税,正是秋雨绵绵的时候……七日后,一行人到达山南西道治所所在的兴元府。山南西道盐政巡院官署也在这里
从西安到梁州,看起来的确不是很远
山南西道地况复杂,盐产丰富, 廖州临近剑南道,盛产井盐,闵州则有盐池, 虽不似河东池盐那么有名, 产量却也不小……三日后,到达廖州,并没在州府停留,而是直接去了盐井最多的瓜县。廖州这路啊,是真不好走,这里在过去已经是蜀地了,蜀道难真不是虚言
这两个州都木有搜到。。。
盐湖集中的湖阳县。听着盐官介绍,看着这大片的盐畦
山西就是河东道,在小说里面,廖州井盐的新取卤水法
因为程平“忠信清慎”“勤于公事”,所以擢为米南县县令,从七品下。
桌案上就有全国的舆图,程平手在上面转了两圈,终于找到花生米大的这块地方。这里属于河南道,泗州下属六县之一,是个下县,故而县令是从七品下。
这不就是陈平老家的“省份”?
在汴州码头旁的馆驿,程平等了约莫半个月,终于等来了阿姨…… 程平拖家带口, 一路南下……一路南行,往州府治所所在的临淮行进……令人去泽州购买抗涝稻种
然鹅,只确定泗州在汴州南,不知道具体那里
泽州在河东道,山西黄河边?一定很多水,所以有抗涝稻种
看到了调令文书——汴州别驾,汴州是中州, 别驾为从五品上……看着宣武军节度使府大门……是泗州州府的章子……又两日,两人终于到了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府外
陈平救了陆允明,然后跑到徐州去了
云州虽是下州,但作为北部门户,离着回鹘、吐蕃各部都很近,近来回鹘又不太平……给南面的雁门防御使和北面的安北都护府拜年
厄,果然考据容易那啥,放大镜。。。应该意思是,离着回鹘、突厥都很近,吐蕃是西藏啦~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成语,出自《文子·自然》,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烟囱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黠戛斯在天山北到叶河一带,故而听说‘天山以北’,某便猜郎君或恐是黠戛斯部的……黠戛斯人与唐颇为友善,曾数次帮着唐对抗突厥,后来回鹘强大了,黠戛斯人不敌,被截断了通道,才不得不断绝了与唐的往来
怀疑叶河就是伊犁河——音似,天山以北所有走外蒙古路线到云州进唐?阿江其实也是从天山那边归国的,肯定是天山南,走河西走廊到陇西入秦
淄青节度使齐弼病重, 其子齐晖不请而自继为节度使;南诏愿意弃吐蕃而归化于唐, 请求下嫁公主……谢亭等与淄青节度使勾结证据确凿,以谋反罪论处,淄青战后事宜也陆续展开
青州也在河南道,原汴州刺史谢亭——难怪是勾结的~~
艾玛,整个文的地图到底差不多都考据完啦~~
每次想起这篇文,我都在想,剑南道在哪里。。。陈平跑那里出差搞盐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对这个剑南道总是很感兴趣
之前听很多遍阿江浪七国,就很想在脑子里有幅图,然后考据了二十多篇。。。还没有考据完。。。。
然后后来就想知道陈平的升职路线涉及的地图,想知道她当官在哪里,又水患边患的,也想在脑子里有幅地图,现在,也完成念想了。。。
考据这个事情,其实还是要看载体——喜欢的小说,其实还有点想考据《烽火淬美人》,元末明初,地域命名跟秦唐都不一样,都走省了好像
那行吧,下一篇就把《烽火淬美人》的地图给考据了,但是应该不大,^_^可以算算张无忌轻功的速度,在陈平“入贡”的路上算了下大部队的步速呢,蛮好玩~不过青书的地图应该不算大,打下河南好大地盘——那也是没在中国地图上东西南北的跑
^_^不过对于华山啦、武当山啦——貌似都在秦岭?行吧,考据下吧,还蛮感兴趣的
顺着自己的心意,先把以前想研究但没去花时间的事情都给搞搞
意志能满足的还是去满足一下,这样内心会更安宁~~
现在好像没有什么凌晨2~3点醒来的事情了,醒也是5点后了,加油加油!努力到不晚睡,一觉到7点or8点^_^
over~
标签: